荆州市市场监管局:探索信用分类改革 创新企业精准监管

发布时间:2022-01-19  来源:荆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  浏览次数:1148

        2021年以来,荆州市市场监管局坚持改革先行,对标一流营商环境,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信息化技术手段,大力推行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试点,推动市场监管科学化、精准化、高效化,实现市场主体发展和执法监管良性互促。截至2021年12月底,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45.19万户,同比增长12.8%,居全省前列。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工作被评为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十大品牌之一,工作经验被国家总局选中推荐到国务院办公厅。

        一、在强度上发力,高位推动改革试点。

        一是加强组织保障。我局高度重视信用风险分类监管试点工作,多次向市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工作、研究部署,专门争取市财政配套资金支持试点工作。成立工作专班,研究政策,协调联动,定期向市政府、省市场监管局汇报试点工作进展,争取政策支持,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。

        二是加强制度保障。制定《荆州市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办法》(试行),定期召开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工作研讨会,邀请市场监管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集中分析研讨,推进全市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有力有序开展。

        三是加强人才保障。扎实开展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试点工作,抽调具有专业知识背景、工作能力较强的年轻干部,充实到工作专班,切实加强相关业务知识学习,提升业务水平,为推进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工作提供了人才支撑。

        二、在广度上发力,科学构建评价体系。

        一是广泛学习取真经。我局组织专班多次赴重庆、佛山、宁波等地考察学习市场监管工作,充分吸收发达地区先进管理经验。坚持开门问策,在制定行业指标的过程中,广泛征求相关职能部门、社会各界意见建议,保证评分指标的全面与科学。

        二是分步试点全覆盖。第一批选定公安县、物业管理行业领域开展试点;第二批在总结第一批试点经验基础上,在沙市区、荆州开发区2个行政区和食品生产、特种设备制造、人力资源服务(含劳务派遣)、孕婴童纺织服装生产等4大行业,开展信用风险分类监管;第三批在全市所有行业领域实现全覆盖。

        三是设定指标定模型。建立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,实行1000分制,其中通用指标600分、行业指标400分。对指标体系进行压力测试,及时对部分指标进行优化调整,确保指标体系的科学性、合理性和适用性。

        四是归集数据建平台。加强部门数据互联互通,打破数据壁垒,依托“互联网+监管”、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平台,归集市场监管、税务、社保、海关、应急、生态环保、公安、法院等39个部门数据8000多万条。目前在全市所有行业全面推行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,形成数据归集、风险分类、实时预警、精准施策、靶向监管的信用风险监管新格局。

       三、在精度上发力,实现精准监管预警。

        一是精准分类。充分运用大数据手段,分析数据背后隐藏和关联的风险,按行业属性、高风险经营行为等对全市8.29万户企业进行分类。全市企业信用风险分为??ABCD 四大类,其中150??分以下为A类(信用风险等级低),150-350分为B类(信用风险等级一般),350-650分为C类(信用风险等级较高),650-1000分为D类(信用风险等级高)。每月对上述企业进行评价考核,并将考核结果以红、黑榜形式在媒体上予以公示。

        二是精准画像。通过相关涉企信息数据不断归集完善,按照企业风险分类的通用指标,从经营资格风险信息、经营行为风险信息和企业关联风险信息3个维度99个指标进行评价,信用风险监管平台对企业形成精准的信用画像。2021年,共归集企业信用信息431.5万条,其中行政许可信息11.9万条、行政处罚信息1.9万条。

        三是精准预警。根据风险分类结果和风险预警信息,对高风险行业和经营行为实施动态监测,实现信用风险预警,推进科学、精准监管。对信用风险低的企业不查或少查,实现“无事不扰”;对信用风险高的企业提高抽查比例或全覆盖检查,监管“无处不在”。

        四、在深度上发力,规范双随机抽查流程。

        一是出台地方标准。总结试点经验做法,制定并推广应用《荆州市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工作规范》地方标准,完善双随机抽查全流程,促进信用监管工作精细化、规范化。先后制定部门联合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工作实施细则等文件,以市场监管联席会议名义发布,规范全市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工作内容和流程。

        二是完善抽查清单。指导市场监管领域各部门完善抽查事项清单管理,完善抽查事项工作指引,突出抽查基础、准备、实施、监管环节规范化,确保“进一次门,查多项事”,做到检查事项“应归尽归、应并尽并”,确保监管“查有实效、联有章法”,形成完整监管闭环。2021年全市完成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任务802个,部门联合抽检数占总抽检数62.8%,检查结果公示率为100%,领跑全省。

        三是强化结果运用。根据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等级,按照A类大幅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,书面检查,B类适当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,C类实施常规监管和现场检查,D类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,实施重点监管和现场检查的差异化监管措施,将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与企业信用风险等级有机结合,形成闭环,有效提升了监管的精准化和智能化。2021年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问题发现率较往年同类抽查提升了15.6%,案件线索移交增加了12.3%。2021年由文旅、市场监管、公安、消防等部门开展的针对文旅市场的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联合抽查后,经过抽样调查,游客投诉率下降了57.1%,满意率上升了61.4%,实现了“检查一个行业、规范一个行业、提升一个行业”的目的。2020年,全年检查企业比上年减少1.2万户;2021年,全年检查企业再减少6600户,平均每年减少检查频次三分之一以上,真正做到“有呼必应、无事不扰”。

信用服务客服

智能机器人客服,24小时为您服务

{{ item.time }}

{{ item.value }}
常见问题
信用知识